(三百九十五)国家机构的“调整”[2/2页]
记住本站地址:【七/>看>小>说】https://m.qikanxs.net/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
在各部成立的同时,合并取消了一些清代重复设置的官署,象取消内阁和军机处,收权力归政务院;太常寺、光禄寺和鸿胪寺等官署都被并入了礼部;原先的兵部、练兵处、太仆寺、全国督办军务处、海军衙门都统统归入了军务部,这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措施。
各省地方的行政机构,也都按照中枢行政机关的设置统一进行了改组,同时又产生了一个划时代的机构,即“议政院”。
为了使国家能够尽快的恢复秩序,李鸿章等“政务院”大佬每有所举措,都事先和各省派来“共商国事”的代表进行广泛磋商,征得大多数人同意之后再施行,“以求稳妥”,也就是各省代表经常列席政务院的会议,为了方便政务院的首脑们更广泛的向各省代表征求意见,有的外省代表g脆提出来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由各省代表组成,“凡有事则公决之,交由政务院准行”,这其实已经有些西方国家议会的意思在里面了。
李鸿章出访过英国,曾对英国的议会制度有一定的了解,也十分赞赏,现在既然有人提出来,他立刻就表示了同意。
但张之洞却有些担心,毕竟,曾经是他的“学生”的梁启超以前不止一次的向他提出来过,中国“民智”未开,过早的设立“议会”一样的机构,是“取乱之道”,所以他在政务院会议上就提出来了自己的担忧,“任无识之民不明所以,对国之大政横加g议,恐于国有大害”,表示了反对。
张之洞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但另一位参政陈宝箴则指出,将要成立的“议政院”将由“各省公推之有识之士”组成,这些人大多是各省的地方绅士或民间极有威望的人士,他们的见识及学问是和普通老百姓不同的,他们这些人是联结“上下之情”的纽带,由这些人组成的“议政院”参与到国家政治当中,是不会出现象张之洞所担心的那样的情况的。
陈宝箴的观点得到了刘坤一、谭钟麟和林绍年等人的支持,因为这帮人原先都是总督巡抚一类的封疆大吏,他们多年的从政经验就已经告诉他们,地方督抚的权力再大,也不敢完全忽视地方绅士的意见,他们在行使自己的权力的时候,必须审慎行事,而不能随意冒犯地方绅士,否则就会给自己招来相当大的麻烦(b如说云贵总督林绍年就不敢忽视“滇南王四”的意见),所以如果成立以地方绅士为主要代表的“议政院”的话,对国家来说,应该是有很大好处的。
张之洞原先是湖广总督,也知道这些,陈宝箴一说他立刻就明白了陈宝箴的意思,因此也表示了同意,于是,带有中国早期议会X质的“议政院”,也就这么成立了。
陈宝箴还提议各省同时成立“咨议局”,做为地方政府的议政机构,由各省地方绅士公选代表参加,然后由“咨议局”公选代表进入国家中枢的“议政院”,参与国家政治讨论,“使上下情相通,不至雍塞”。
对于这个建议,政务院的所有人都表示了同意,带有中国早期地方立法机关X质的“咨议局”,也就此成立。
没有了落后腐朽的满清封建王朝的阻碍,中国现在呈现出的,已经是一番新的气象了。
可进入了国家权力中枢的孙纲,看着新生的中国发生的可喜变化,现在却并没有轻松的感觉。
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现在的孙纲可以说位高权重,但权力大了的同时,也意味着自己身上的责任更大了。
因为,自己现在,是站在国家全局的高度来看问题了。
(三百九十五)国家机构的“调整”[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