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千一百九十一)小国的悲哀[2/2页]

记住本站地址:【七/>看小说】https://m.qikanxs.net/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

    作为华夏共和国高层的几位少数知道中国和德国之间的一些“核心机密。的领导者,他们当然明白孙纲在说什么。

    尽管中国和德国并没有签订盟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盟友,但两国密切的经济联系和共同的利益已经将两国牢牢的联结在了一起,两国相互之间的每一个行动,都会给对方带来巨大的影响。

    谭延恺等人当然明白,德国这一次能一“北的胆与敢千明目张胆的朝波下刀,在很大程度卜是卧掼“日在德国背后的支持。

    在战争正式爆发前,由于中国和德国之间的广泛的“易货贸易。”德国用工业机床、工业设备和技术向中国换取了大量的工业原材料和粮食、轻工物资等战争储备,为德国发动战争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希特勒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快速将德国重新武装起来,和中国在经济方面对德国的全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而德军能够有如此强悍的战力,和中德两国之间多年密切的军事合作也是分不开的。

    希特勒敢于在!据年的时候向波兰动手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方面向德国做出的“将同德国并肩作战的保证”。

    作为一个优秀的战略家,希特勒明白,没有中国的帮助,他想要实现他称霸欧洲的梦想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曾多次向中国发出了结盟的邀请,并且和当年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一样,建立起了从拍林总理府直至北京总统府的两国领导人专线电话。用以密切两国高层之间的联系。中国驻拍林武官、中国政府特使陆军少将张学良专程秘密拜会德国政府总理戈倍尔,对德国迅速打垮波兰表示祝贺,同时向德国总理说明。以目前的局势来看,英国和法国对德国的进攻是软弱无力的,中国密不宣战,对中德双方的合作更加有利,戈倍尔对此表示赞同。但是在同时,中国政府也向德国政府表明,“鉴于两国的传统友谊和共同利益,中国和德国应该在包括军事和外交等多个领域协调行动。”在这个基础上,孙纲还向希特勒做出了进一步的保证,“一旦法国对德国本土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中国将立即发动对英国和法国“围魏救赵。式的攻势,打击英国和法国在东南亚的外线区域”希特勒当然知道这样的保证意味着什么,而正是因为得到了这样的保证,希特勒才敢于在欧洲放手一搏。再加上斯大林和希特勒g结在一起,一起进攻波兰,希特勒动武的决心就真正定鼎不可动摇了。

    而反观战争的另外一方,英国和法国虽然对波兰做出了“安全保证。”但在战争开始之后,只有法军以gUi速展开了攻击行动,而英国除了增派远征军到法国外,并没有更多认真的行动,甚至没有对德国展开海上封锁。再在大洋的另一端,一向“主持正义”的美国政府更是于月日发表正式声明,宣布美国保

    “苏军已然开进波兰,波兰败亡势不可免。”谭延恺说道,“德军下一步的进攻目标肯定是法国,对德国来说,这时候战争才算真正开始

    孙纲微微一笑,点了点头,但没有给谭延恺做进一步的解释。

    作为一个从后世来的穿越者,孙纲当然知道,法国人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对于历史上的“奇怪战争。和“静坐战争”他当然知道的是十分清楚的。

    由于法国人的军事思想还停留在上一次世界大战的范畴,再加上德国哟年的那次“波兰演习”给法国带来的两年麻痹大意,刀枪入库马放冉山的法国人在战争爆发后动员速度极慢,再加上法军高层乌gUi式的战略思想,已经注定了法国今后的命运。

    “听说波兰人对于苏军的入侵未做有力抵抗?”孙纲问道。

    “是的。”单柯威说道,“苏军此次出动兵力约田万人,兵分六路进入波兰境内,基本没有遇到什么抵抗,估计不久苏德两军很可能就“会师,了

    正当波兰在德国人的进攻下不断的瓦解的时候,苏联政府于口月门日向波兰驻莫斯科大使递交了一份照会。这份照会指出,鉴于目前的情况。苏联政府已经向边防部队下达了越过苏波边境“前往保护乌克兰西部地区和白俄罗斯西部地区。的命令,同日,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发表了广播演说:“波兰的领土被占领。波兰政府已经瓦解,已经威胁到了苏联的国家安全,鉴于这种混乱的情况,苏联东部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等少数民族的安全也将被危及,因此苏联红军已经接到了命令,进入波兰境内,保护这些少数民族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苏军随即大批开进波兰,而此时的波兰人已经没有能力对这个。“不请自来。的可怕邻居进行任何抵抗了。

    “他们在咱们的边境有什么异常么?。孙纲想了想,接着问道。

    “苏军在我国边境的总兵力约为的万人左右,集结在鄂毕河附近纵身达到沏公里的两国缓卑区之后。号称“斯大林防线。的堡垒要塞群当中,目前尚未有异常动向”单柯威说道,“坦克约有四辆左右。大都分散在步兵部队里面

    继续求月票啊”

(一千一百九十一)小国的悲哀[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